基于场所赋值,创造体验的植物园儿童花园设计
【资料图】
摘 要: 儿童约占城市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但随着城市发展,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越来越难以接触自然,出现了大量由于缺少户外活动,亲近自然而造成的儿童心理和生理疾病。重视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通过儿童花园的建设,发展优质的儿童户外互动空间满足儿童需求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营造出儿童探索、益智、学习和游乐的环境,已经成为缓解儿童“自然缺失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文献和案例研读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增加植物园儿童花园体验感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风景园林;植物园;儿童花园设计;体验感;
一、 植物园儿童花园
1. 儿童花园对于儿童的影响
儿童约占城市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但随着城市发展,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越来越难以接触自然,出现了大量由于缺少户外活动,亲近自然而造成的儿童心理和生理疾病。但众所周知,在户外(自然环境)活动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科学研究表明, 儿童参加室外活动亦对智力发展、社会技能和一般生活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当今对儿童肥胖症、抑郁症和其他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缺陷的争论,强调了大运动量的室外活动对上述病症的治疗作用等等。
综上所述,户外活动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所以,重视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发展优质的儿童户外互动空间满足儿童需求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此外,发展优质的儿童花园可以提升植物园的社会影响力,增加经济收入等益处。
2. 儿童花园
随着儿童的“自然缺失症”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有人就提出了“儿童环境教育”来缓解这个问题。北美环境教育学会认为“环境教育对学生有众多积极的影响,包括提高学习能力,加强批判性思考、提升个人自信和领导力等,并且会促进其更多参与社区发展活动和采取更加有利环境的行为。”而城市中的绿地成为了儿童接触自然,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场所。这些绿地中的一部分发展为儿童花园。儿童花园就是旨在通过自然环境和各种娱乐设施,让孩子在花园里了解植物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孩子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激发孩子们天生对植物和自然的兴趣,是开展儿童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这类花园主要服务的人群是儿童,并为儿童的户外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场地。
3. 儿童活动特征
针对儿童活动特征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景观视角下的特征研究,一类是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在景观视角下的儿童活动特征研究较多,发展相对成熟。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2010)对儿童的日常生活生活进行详细的观察研究后,提出儿童的世界和成年人存在显著不同。在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活动特征。而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弗雷德·林·奥斯曼(1999)强调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应该基于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研究上,满足儿童的认知和玩耍需求。
3.1 儿童活动特征总结
我国学者胡赛强等在2009年将儿童的基本活动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总结出了八方面,分别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好奇心和冒险意识强烈;天性自由不受拘束;具有一定竞争心理;对事物的专注力和耐心不足;偏向感官体验;热衷动手实践;喜欢集体性游戏;喜欢亲近自然。着八方面的总结完整而具体,为后期相关研究和规划设计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3.2 儿童活动特征
3.2.1 活动特征
0-2岁是属于婴儿时期,运动的发展时期,该时期的儿童会对有趣的活动产生兴趣,但不会主动参与活动,会做出一些无目的的行为,主要是简单的动作重复,喜欢触摸,观察事物。
2-6岁的幼儿期是主观或个性时期,儿童在这个阶段,独立性增强,会进行角色扮演类型的象征性活动,也会开始进行结构游戏,有不同材料搭建建筑物构造某个东西。
7-11岁的小学阶段是客观期,儿童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这种规则大多是成年人预先规定的,也可能是故事情节要求的,还可能是儿童自己规定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逐渐形成,对智力型的活动感兴趣,活动氛围增大,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增强。
12-14岁的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时期,该时期的儿童独立性变强,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兴趣爱好变得广泛,对周围环境和食物产生较大的探索欲望,会对综合的文化性、娱乐性活动感兴趣。
3.2.2 活动时间
根据社会调查,一天之中,除了婴儿期的孩子需要在家照料,其他年龄段的儿童大部分在学校度过,户外活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并且活动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下降趋势。(如图-1)
图-1
3.2.3 活动体能
婴儿时期的孩子体能非常弱,只能进行极其简单的爬行、站立等动作。在继续成长之后,体能会大幅增强,学会走跑跳等活动,并进一步掌握平衡能力。少年期的儿童会出现两次力量素质增加的高峰,其活动的范围,协调性以及持久力大大増强,为进一步迈向成人阶段作好准备。同时可以看m伴随着体能的增加,儿童的对于类型多样、趣味丰富、强度较高的运动项目的需求也在不断加深。
3.2.4 活动尺度
婴儿期的孩子头身比例较大,身高在75-90cm左右,活动尺度很小。而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尺寸不断增加,活动的尺度也不断增加。根据儿童活动的一般尺度,我们可以计算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应在1m以上,在年龄较大的儿童活动场地中,使用面积应满足2.5㎡以上。(如图-2)
图-2
二、 植物园儿童花园体验感设计发展现状
根据儿童的活动特征,可以发现儿童体验感的呈现是以活动设计为载体体现的。而植物园儿童花园充分利用植物的优势资源。将各类活动设施与自然环境融合,营造出儿童探索、益智、学习和游乐的环境。
1. 国外发展现状
国际许多知名植物园结合了他们在儿童心理和行为领域的研究,在儿童主题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很多植物园的儿童主题活动涉及多个学科,活动方式与内容切实贴合儿童需求,提供给儿童和家长多样的选择
植物园儿童花园的活动设计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各类型单独开展的与植物相关的互动活动(如图-3)。第二类是各大植物园景将植物活动与国家教育系统结合,构建植物园儿童环境教育体系,如邱园的教育体系(如图-4), 邱园的环境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环境教育课程一共分为5类:①面向在校学生开展的在校生课程;②由专家面授的课程和讲座;③面向对需要持续专业发展(CPD)人群的专业培训;④专为3~11岁儿童所设的儿童科普课程;⑤针对学生团体开放的游园活动。这些课程主题化,课程专业性强;并与社区教育相阿配合,同时还与国家教学制度紧密结合;配套资源与设施完善。这些课程已经远远不止儿童体验的增加,更多的是帮助儿童未来的发展。
图-3
图-4
2. 国内发展现状
从1957年北京教学植物园成立,到1990年代中期,武汉植物园的科普活动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再到21世纪,植物园环境教育活动在与本园的科研、学校课程结合退出特色活动。上海辰山植物园首次引入儿童园的理念。我国植物园儿童花园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植物园儿童花园的建设也再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00所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植物园内将有儿童花园。为了增加儿童花园的体验感,我国的植物园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到后期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如在全园范围内进行了一些儿童主题活动与项目,但与国际知名的植物园相比,国内植物园的儿童主题设计实践仍旧局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且目前国内几乎没有相关领域的系统研究,植物园内与儿童相关的科普,游乐,实践,技能培养等的主题活动设计研究与实践亟待完善。
3. 我国儿童花园存在的问题
我国儿童景观设计领域普遍浮于表面,对儿童重视程度不够,背离了以儿童为本地设计原则,总结为一下两点。
3.1 设计浮于表面,缺乏新意
花园内设计了过多的硬质设施和装置或者设施过于简单,并且弱化了植物在儿童花园中的作用。花园设计与倾向于儿童乐园或游乐园。缺乏对于场地本身特色的突出,场地设计同质化现象严重。
3.2 活动缺乏创新,体验感差
由于设计浮于表面,场地的设施、活动都缺乏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或是过于注重场地形式设计忽视等导致场地体验差,从而造成场地利用率低问题
3.3 运行管理不到位
中国儿童花园建成后的后期养护以及运营都存在短板。养护不到位,后期运行跟不上,使得花园的寓教于乐功能无法发挥。
三、 案例研究与分析
1.美国Rory Meyers Children"s Adventure Garden儿童探险公园
该儿童花园位于美国达拉斯植物园内,占地面积约3.24公顷。是一个以儿童探险为主题花园,面向的儿童的年龄是0 ~12岁。可以说这座儿童探险花园是世界上最精致的儿童互动花园。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设有17个室内和室外学习室,每个学习室都专注于生命、地球和环境科学问题的特定主题,整个花园有超过150个互动展览。如植物科学园(如图-5)是个约2400平方的户外活动空间是为幼儿园到二年级的小朋友设置的。在这个区域里,乐园通过放大的植物来展示其内部结构,让孩子们了解植物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并让孩子们明白只有当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协调运作的时候,植物才能存活并茁壮成长。园内还建有蔬菜园、荒野湿地区和瀑布绿洲区等等。(如图-6、7、8)
图-5
图-6
图-7
图-8
2. 新加坡雅格巴儿童花园
该儿童花园名为雅格巴拉斯儿童花园,位于新加坡植物园,占地约2公顷,只要面向0 ~12岁的儿童。
该花园也是以儿童探险主题的花园,是亚洲首个儿童花园,也是最大的。该花园为孩子们提供了诸多有游乐设施及趣味活动的选择。同时花园还是一个独特的互动式花园。花园的主题为“地球上所有生命依赖于植物”。(如图-9、10)
图-9
图-10
3.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儿童植物园位于上海辰山植物园西南侧,占地面积约1公顷,只要为年龄在3 ~16岁的儿童提供各种设施和趣味活动。儿童植物园以儿童为自然体验对象,是国内首个筛选易于引发儿童探索自然、具有趣味性的植物素材,依据儿童心理特征,通过功能分区和植物生境的营造,构建儿童探索、学习、游戏的综合性儿童植物园。按照\"游、学、体验\"的设计理念,分为游乐项目区、学习锻炼区和森林探索区三个区域。植物园还开展了针对于儿童和家庭的系列活动,例如\"自然笔记科普活动\"、\"露营基本训练\"、“标本制作活动”等活动。(如图-11)
图-11
四、 我国植物园儿童花园体验感设计
1. 儿童花园设计原则
1.1 教育性原则
设计应该带有科普教育,采用多样化的植物配置和设施、活动设计,对儿童认知自然、熟悉自然、亲近自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通过植物品种的选择形成乡土特色,为孩子们科普家乡植物,培养儿童的家乡归属感。同时场地的设计应尽量美观,通过设计提高儿童的审美水平,也算是场地科普教育的一部分。
1.2 自然性原则
以人类天性亲近的自然形态为主进行设计,尽量避免人工建造痕迹。内容可以包括建造材质、植物、颜色等。同时在植物选择方面要注意植物多样性,多样的植物种类可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同时多样性的群落可以吸引小动物。
1.3 安全性原则
注重合理的项目布局,植物选择无毒、低刺激性、无刺的植物;建设材料选择以木头、沙子等色彩温和自然的材质为主,避免安全隐患,项目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宜儿童的安全舒适的游具及环境设置。
1.4 参与性原则
设计内容应该能够激发儿童主动参与、体验的兴趣,以具有互动性、体验性和探索性的项目为主。尝试在设计过程中让儿童参与。
1.5 适宜性原则
为儿童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视线、行动及心理。园中的设施应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尺度和需求。同时不容尺度的植物会形成不同的感官,应根据设计需求选择适宜尺度的事物,如低矮的植物形成亲切感与安全感;高大的植物激发好奇心和探索的积极性,但易造成恐惧感。
1.6 便利性原则
设计应考虑到便利性的设施,如看护家长的休息;儿童活动后清洁洗手的水池等等。
2. 儿童花园的五感设计
2.1 视觉体验
儿童的视觉感知敏感性高于成年人,容易被色彩鲜艳、造型有趣、质感温软的景观元素所吸引。①色彩;②造型;③尺度。
2.2 听觉体验
儿童的听觉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成熟,会对优美的声音产生愉悦的反应;对刺激的噪音产生躁动的反应。①自然之声;②音乐之韵。
2.3 触觉体验
触觉是儿童最基本、最直观的感知体验。在其视觉、听觉都不完善的情况下,触觉是他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①游戏;②材质;③园艺工坊。
2.4 嗅觉体验
婴幼儿在刚出生时视力不佳,完全依赖于对气味等化学信息来感知外界,儿童的嗅觉敏感性高于成年人。①芳香疗法;②天然氧吧。
2.5 味觉体验
儿童的味觉感知比成年人更灵敏,但儿童对各种味道的辨别能力差,会随着年龄增长加强。①可食。
3. 未来发展建议
首先要强调植物在园内的重要性,平衡好游戏装置和植物空间的比例,避免建设成为儿童乐园。其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设计,包括环境设计、小品设计以及后期活动的设计。试图建设一个全覆盖的花园。再有在前期设计试图使儿童参与到花园的设计中,提高参与性。运行丰富后期活动,将国内儿童花园活动设计更加系统。最后还可以设计花园利用新兴技术,提升花园的智能化。
本文授权转载自健康景观,儿童设计大数据推荐发布
我们的小目标 :
2年内,发布101个儿童设计理论